クロ

So La 5 6

标题再议

最近因为一些事情,和幼时的玩伴重新取得了联系,勾起了许多童年记忆。因而,也就想起了幼时至今陪我数年如今我却无法触碰的古筝了。

为何说无法触碰呢?因自打我高中以来,学业繁忙,弹琴时间所剩无几,大学更是在外地一学期回家一次,2011年后便再没碰过琴,于是古筝被亲戚“借”走,至今便再没碰过琴了。

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闲来无事在网上搜搜古筝爱好者们的言论,也别有一番趣味,更是勾起了许多儿时记忆。

我学古筝应该是5周岁的时候,当时在我市少年宫,师从徐老师。徐老师身材娇小,笑起来眼睛弯成两道月牙,看着倒也是一位和蔼的老师。不过,我学琴期间可没少被她骂。刚学琴的时候新鲜劲儿还没过,每天对着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劳什子弹拨半天。还记得那时候太小,坐上琴凳儿脚不着地,为了我舒服还特地在琴下面垫了个小板凳让我架腿。夏天顶着大太阳跑去少年宫上课,下课后去镜湖边买两小块儿蒸糕,耳边充斥着樟脑丸的叫卖声,边吃边逛逛镜湖,这对儿时的我来说便是最开心的时候了。也不知是为了搞明白古筝是啥玩意儿还是为了下课后奖励的小零食去上课,总之妈妈始终陪着我每一堂古筝课,风雨无阻。每次学完一首乐曲时,老师便会要求学生一个个上台演奏,用老师的琴,弹完后点评一番。这时候妈妈就会以给我买好吃的例如冰棍儿为奖励,鼓励天生内向胆小的我主动举手上台演奏,而我每次也很吃这一套。就这样,我对最初学琴的记忆就是:夏天、烈日、冰棍儿、奖励。

学这种拨弦乐器的人都懂的,弹完琴满手起泡,水泡消下去后起老茧,茧子掉了后,手指就“百毒不侵”了,拨弦也无痛感了。那时手疼得要不停擦酒精,不过熬过那一阵便好了。可是我也渐渐不喜欢弹琴了。弹的曲子越来越难,想要弹好势必要增加练习时间,我便坐不住了。于是每周交作业的时候,弹不好便会被徐老师批评。有一次骂得凶,直接哭出来,当时妈妈去复印琴谱不在我旁边,老师都给我一盒纸巾我边擦泪边弹。被批评了自然不舒服,回家也就苦练一周,到了第二周便被表扬了。表扬后也就沾沾自喜,又不好好练琴了,第三周接着被批评。我就这样在批评表扬的反复中练习并成长着。

一起学琴的人当中不乏刻苦练习取得优秀成绩的,对其中一位姐姐印象深刻,因为参加各种乐器比赛时常常遇到。因为她每天练习时长远超于我,本身刻苦努力,以及她稳定的台风和超于同龄人的表现力,她常常取得一等奖的优秀成绩,是老师的得意门生。我就不同了,天天被妈妈逼着练琴,妈妈规定练琴四十分钟才准玩,我绝不会弹四十一分钟,妈妈规定这首曲子弹五遍才准休息,我绝不会弹六遍。这也就导致我每次参加比赛,撑死也就是二等奖的水平。老师每每评价我到:接受能力极强,就是不够刻苦。也是好笑,老天爷倒也是眷顾我,凭着一点儿小聪明学古筝竟也学得不错,每次比赛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也是给老师和学校长脸。除了刚学琴不久后比赛的那次,那时候不懂比赛的琴有两个调子,D调的曲子却弹着G调的琴,于是一首怪腔怪调的《渔舟唱晚》就从我这里诞生了:)那时自己都晕乎,妈妈还安慰了我半天,说是她自己的失误让我没拿到奖,我似乎没怎么难过。但在那之后,比赛就没失手过了,基本次次都能取得二等奖,三等奖也许有但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柜子二等奖奖状伴随着老师那句“因为你不用功,所以你拿不到一等奖”。哎,性格缺陷啊。

说起比赛,还有一件趣事。某年比赛时,当时演奏的曲目是《草原英雄小姐妹》。预赛时,前半部分弹得非常好,连一个熟悉我的评委谷峰老师都连连点头。然而,就在曲子后半段要手动移琴码变音时,从未失手过的我居然把琴码移倒了。当时心态就崩了,倒了的琴码很难靠单手立起来因为琴弦崩得紧,右手还要继续弹奏,左手无法让琴码立起来,后半段都要受影响。这时我妈一个箭步冲上台帮我扶好了琴码,我带着半崩的心态表演完,下了台之后就哭了。我妈还笑我傻,安慰我半天。好在只是预赛,这个可以算是事故的失误没把我淘汰,大概是老师们看我可怜也觉得现在淘汰我太可惜又给了我机会。当然那次比赛后面都有正常发挥,我拿的还是二等奖啦。

如今回想起这些事情,特别感谢妈妈当年威逼利诱让我学琴,那时的一切都是宝贵的财富啊。虽然花了很多钱学琴,我似乎也没学出个什么东西来,可是学习乐器不仅仅是学会了弹奏悦耳的乐曲,更是锻炼了我比赛表演时在众人面前的不怯场、不紧张的大赛心态,对于生性胆小的我来说,是极大的锻炼。之后的学习、大考时,我也能放平心态发挥水平,工作中在大领导面前pre能够很放松不紧张,都跟小时候这些比赛的经验息息相关。

现在,古筝已经陪伴我二十个年头了,我希望能够好好保存这架琴,即便以后我不再弹了,那琴,也是见证我成长的宝物之一。

评论
热度(1)

© クロ | Powered by LOFTER